99%的人都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自律↑↑↑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,只是99%的人都不願意承擔夢想實現的代價。而剩下的這1%,拋開智商與勤奮,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律。 如果你只想過一個愜意又慵懶的人生,僅僅靠感性而生活,那麼你也必將一事無成,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。那些自律的人,都活成了什麼樣子? 大s談自律又上熱搜 大s又上熱搜了,這回是因為她在節目中自曝的超強自控力。 在近期的綜藝節目《我們是真正的朋友》中,她自曝曾經在一週瘦了10kg。 如果是拍戲或者主持節目,她對體重的控制甚至精確到了小數點。 就算不做有氧運動也會通過高強度瑜伽精準控制,控制在44.4kg,把完美主義發揮到了極致。 就連老公汪小菲也説:我真的很佩服我老婆。 網友們都感到震驚:這自控能力也太強了吧!活該大S這麼美,身材這麼好! 作為公眾人物的大S真的非常愛美,她曾經説過:“我不希望自己生命很長,可是隻要我活着一天,就要是美的。” 這是她信奉的人生信條,而她確實也是這麼做的。 為了讓自己變白,從不吃含有黑色素的食物,不論天氣多熱,永遠全副武裝防曬,懷孕的時候也堅持做瑜伽。 為了減肥,只吃早餐和午餐,嚴格按照營養師的食譜搭配吃,分量再減半,運動量加倍。 她自律得夠狠!外表柔弱的她骨子裏天生要強,堅持做的事誰也攔不住,從不會向自己投降。 只要立下flag,就真的能把它實現,看似簡單,但我們有幾個能做到?而她做到了。 所以,在《我們是真正的朋友》節目中,我們看到了這個活力四射、顏值和少女感秒殺一眾90後的女人。 18年前的杉菜清麗動人,18年後追這部劇的人孩子都上學了,她還是我們記憶中的樣子。 這哪裏像是一個43歲,還生了兩個孩子的媽,簡直就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姑娘!無論心態還是外在,她依然保持年輕狀態。 不説她的做法健不健康,單説她十年如一日的這種自律,真的是個狠人。 西奧多·羅斯福説:“有一種品質,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脱穎而出。這個品質不是天資,不是教育,也不是智商,而是自律。” 對自己有嚴格要求的人,過得不會太差。自律和不自律,是兩種不一樣的人生。 自律的人,都活得很高級 要看一個人的未來,就得看他現在是什麼樣子。 對自己沒什麼太大要求的人,通常得過且過,性格是懶,愛好是吃,經濟是窮,智商是傻,生活半徑以牀為圓心,對未來缺乏規劃不思進取,平凡註定造就平凡。 五年前月薪3000的人,現在依然月薪3000,只能怪自己能力有限。 而對於那些嚴於律己的人來説,在平凡中也能造就偉大。 我沒見過一個放縱自己的人活得有多漂亮,但我見過無數個自律的人都活得閃閃發光。 享譽全球的時尚雜誌《ELLE》中文版雜誌拍攝了以“women power”(女性力量)為主題的雜誌封面,邀請40歲的劉濤和姚晨合體拍了一組大片,刷屏了朋友圈。 一個是經歷結婚生子的失意,又重新復出的姚晨,一個是經歷過豪門大起大落,幫老公還清債務的劉濤。此刻此刻都散發着成熟女人的魅力,自信而優雅。 不論是外在形象,還是內在氣質,她們都活成了新時代女性的榜樣。 放眼娛樂圈,有演技人氣,顏值在線,兼具實力的她們就是女性力量的最佳代言人。 歲月對她們來説從來都不是殺豬刀,而是時間饋贈的最好禮物。 有一段話也隨之刷屏了朋友圈:“一定要跟'越來越美’的人做朋友,因為美貌的背後,藏着一個人的自律、堅持、剋制、高要求”。 健身、讀書、對工作保持絕對的認真,對得起自己,也對得起生活,自律的女人,都活成了一束光。 有人開始比她們誰更美,但要我説,自信而優雅的她們都比從前的自己更美! 蘋果創始人史蒂夫·喬布斯這樣説過:“自由從何而來?從自信來,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。” 馬伊琍,曾經丈夫出軌讓她名聲受累,但這絲毫沒有限制她的發展。 前幾年在《我的前半生》中演技大受好評,現在一邊在剛剛過去的白玉蘭頒獎晚會上擔任評委,一邊又憑藉《找到你》的出色表演,在華鼎獎中摘得了影后桂冠。 自律的人大多清醒,她用自己的方式熬過了那段被羣嘲的日子。自律給了她即使40+也仍然保持一副好身材和高顏值,還有內心真正的獨立和強大。 自律而美的發光的女人,孫儷堪稱娛樂圈的典範。 孫儷堅持每年只接一部戲,有她參演的戲,質量不會差。 沒有參加綜藝吸粉,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吸人氣,演戲之外的時光,她的時間都用來打磨自己。 對身材,她始終嚴格要求自己。 堅持運動,泡健身房,做普拉提,練習格鬥,瑜伽。3個月不吃含鹽的食物,在片場見縫插針地做操。不僅自己練,還帶動女助理一起練,讓助理成功減重幾十斤。 每一件小事,都有她的堅持。
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極致,她的種種自律,成就了今天優雅動人的她。 做一個自律的人,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自控力是根植在你內心的夢想所演化的動力,而自律是這種動力下養成的習慣。 最重要的東西,真的都是自己給自己的,信心、判斷力,能力,只有自己能給自己。 那些自律的人,終會在日積月累的堅持中,活成了他人的望塵莫及。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,你最深刻的錯誤認識是什麼? 其中一條高贊回答是: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後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。 當一個人缺乏自律的時候,他做的事情總是在受習慣和即時誘惑的影響,要麼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觀念所打擾,要麼就是自身的熱情、動力不足,幾乎很難去做內心真正渴望的事。 所以有了積極廢人這個詞,愛給自己立flag,但永遠做不到;儘管心態積極向上,行動卻宛如廢物。
這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。所有的懶惰、放縱、自制力不足,根源都在於認知能力受限,人和人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。 看劇、打遊戲、刷短視頻、賴牀是很舒服,但短暫的快樂之後徒留無盡的空虛。 讀書、旅行、健身、賺錢是很艱難,但帶給你的是無盡的財富。 如果你想改變現狀,那就去讀書、去學習、去認真工作,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,去找到自己的價值,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優秀。 自律的程度,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,當你明白自己想要去哪並全力以赴的時候,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。 道理都懂,做到很難,但有一點可以堅信:一直自律的人,不會一直普通。 21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,從小事做起,定好一個目標,每天抽半個小時學習看書,每週抽一點時間跑步鍛鍊,不會太難。但長久的堅持下來,真的會不一樣。 自律的堅持,過程很痛苦,但給我們帶來的,就是蝶變新生。 共勉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