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劉Sir 哈嘍,大家好,我是劉Sir。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瓶頸,都有自己害怕、恐懼,不敢做的事情,有些人怕黑、有些人怕衝突、有些人怕失敗、有些人怕被瞧不起...... 這種恐懼心理往往會阻礙我們成長,最終導致我們的個人發展受到限制。 其實,恐懼是我們內心中的小孩兒,需要被關注、被理解和被引導。 B站播放量2700萬的熱血中二短視頻《奧力給》裏,一個情緒飽滿的大叔,操着高亢又古早的播音腔説着: 我們遇到什麼困難,也不要怕,微笑着面對它!
堅持,才是勝利! 加油!奧裏給! 這個簡陋又土味的短視頻,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播放量? 難道這麼多人都只是覺得搞笑嗎? 其實,是視頻中讓人上頭的正能量,戳中了大眾的神經,暗暗在心裏燃起一把火焰。 現實生活中,相信很多人都被各式各樣的恐懼困擾着。適度的恐懼,可以讓人謹慎幫我們規避風險。 但是太強的恐懼,會把我們困在自己的安全區裏,動彈不得,也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。 其實,“克服恐懼、勇敢向前“這件事並不難,一共就只有4個要點。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: 學會給自己製造爽感 其實,當我們能看到自己的“恐懼”的時侯,就已經是克服恐懼的開始了。 首先要做的是,學會給自己製造爽感。 在心理學裏面有個詞叫做:聚焦錯覺,當我們把思考聚焦在某一個點上時,就會放大當下的這個點,而忽略其他的點,導致我們的認知產生偏差。 其實,就像硬幣一樣,凡事都有正反面。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侯,如果只考慮到事情的反面,就會產生更多的畏懼心理。 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,轉移自己的注意力,把思考聚焦在你完成巨大的挑戰而帶來的正向反饋上、多去品味那種成就感和爽感。 之後,就要思考,現在應該做些什麼樣的事情,能給自己帶來類似的正向反饋。然後樹立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。 為什麼説是“可以實現的目標”? 打個比方,如果第一次做直播帶貨,就把目標定的和李佳琦、薇婭一樣,那對於沒有經驗的自己來説,一定很難實現。 結果自信心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,並且會對直播產生恐懼心理。 所以,不要去追求“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”。 這已經是過去時代的做法了。對現在的你來説,最重要的是邁出第一步,然後給自己營造出一種想象,每次都比上一次更好。 互聯網思維裏有個心法——小步快跑,快速迭代。 不要指望自己一次性就能做得非常完美,也不要把一次性目標定的太高,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所以應該先降低目標的難度,這樣一來,實現目標的同時,能創造更多的爽感。 圈子很重要 我的新書《連接力》裏講到:你在哪裏,比你是什麼,比你的能力更重要!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,通常我們身邊有什麼樣的人,我們就會慢慢變成什麼樣的人。 雖然這種説法有些絕對,但不得不承認,你周圍的人,很大程度上在影響和改變着你。 當你身邊的人都積極向上時,哪怕你有些悲觀和消極,也會逐漸變得積極陽光。 我們總在潛移默化中,不斷被周圍的人感染着。 所以,當你想要突破瓶頸的時侯,就應該多跟那些優秀的人在一起。 比如,我身邊就有一個很好的案例,我們公司的石姐,1989年川大法學系畢業,從百億集團的財務總監,轉行做出版行業,重新從零出發。 在身邊人的鼓勵下,50歲的年紀,從幕後走到了台前,開始做短視頻和直播。 一步步的勇敢突破自己。 這個過程中,她收穫了巨大的成就感。 繼而,這種成就感又成了一柄新的標尺,激勵她把短視頻、直播繼續做的更好。 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,但激發潛能需要多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,在相互鼓勵、相互感染中突破自己,破繭成蝶,爆發出巨大的能量。 如果你身邊沒有這樣的圈子,那你一定要添加我們職業輔導師的微信:gerenfazhan033,加入我們的研修班、管理班,就可以進入到我們的圈子,讓更多有能量的人互相影響。 學會放鬆自己 很多人遇到瓶頸的時侯,都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,不斷對自己説,要突破,要成功。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,頂着巨大的壓力,你的工作效率會極速降低,心情會受很大影響,所以這個時候,我們正確的做法是學會放鬆自己。 例如,可以做一些輕鬆愉悦的事情,調整自己的心情,讓自己換一種心態重新面對瓶頸。 再比如,你可以做運動、看電影、旅遊、聽歌,總之,一定要找到能讓自己大腦放鬆下來的方式。 千萬不要什麼都不做,只是呆在那兒。 你以為這樣能讓自己放鬆,但實際上,什麼都不做,你的大腦就有更多時間去思考,想着想着,就會想到那些讓你後悔的事、遺憾的事,更加打擊自信心,更加恐懼。 所以一定要行動起來,讓你的身體和大腦都放鬆下來,這樣才是最放鬆的。 等你整個人基本放鬆下來後,就可以找一些積極向上、有正能量的事去做,或者去學習。 因為當你在提升自己,在進步的時候,那些困擾你的事情自然迎刃而解。 要有YY精神 YY精神,指的是要有自己的信念,不要把思想聚焦在別人對你的評價上,要去思考自己心裏真正的追求是什麼。 有自己堅定的想法,並且付諸努力,去實踐完成,不斷積累學習,做一隻打不死的“小強”。 當面對恐懼時,要有臨危不亂的心態,給自己傳遞一種信念——不畏懼,勇敢的去挑戰,不逃避,邁出重要的一步,恐懼感將會隨之消失。 所以説,無論做事還是遇到困難,都要有自己的信念,堅定自己,不斷突破自己,一切都會變得很美好。 不要選擇逃避,而要勇於挑戰,只有真正的走出那一步,你才發現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。 行動是治癒恐懼的良藥,在這個過程中,不斷的突破自己,享受過程中的成就感。 節目最後,還有個好消息分享給大家,個人發展學會專家組,經過長期以來的調查分析及與學員的深度互動,特意推出一個“個人職業特質測試:24型心力工具!” 可以幫助職場人科學充分地,瞭解並利用好自己的個人職業特質,現在做為免費福利送給大家,有需要的聽眾小夥伴,可以添加我們輔導師的微信領取。 當然如果你想進一步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,從根本上解決職業發展過程重的難題,也可以跟他聊一聊。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: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怕和愛,但信念可以強壯於恐懼。 |
|